第(2/3)页 陈晚荣对此是深为惋惜,在他的印象中,中国古代应该没有玻琉才对,听了郑晴的话,很是惊异,问道:“晴,真有这种琉璃?”现在这个琉璃是玻璃的另一种说法了。 中国古代不仅有玻璃,还是铅钡玻璃,曾经一度大行于世,只是后来西方的玻璃传入,导致中国古代玻璃的绝迹。陈晚荣的历史知识不行,对这段历史不了解。 对于郑晴来说,陈晚荣的问题她历来是有问必答,点头道:“是呀!最早出现这种琉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。当时的窑工烧瓷器,发现渣里有蓝绿色地石头。这石头对着太阳一照,很是好看,很美丽。烧制以后,去市面上卖,曾经风行一时呢。” 陶瓷渣里含有铜、铁离子,是以呈不同的色彩,那是古人的意外收获,也因此而兴起了中国玻璃业地发展。只是到了南北朝时期,西方玻璃大量流入。把中国的玻璃给挤垮了,诚使人叹息。 居然还有这样一段曲折的历史,陈晚荣很是感叹:“真是想不到!” 郑晴笑着解释道:“陈大哥也不必介怀。虽然可惜,毕竟大月氏传入的琉璃要好很多,受人喜爱也很正常。” 要是古人有保护民族工业的意识,也不致于让玻璃给西方地玻璃挤垮了。这道理陈晚荣要解说地话,郑晴肯定能明白,会后悔说出这样的话,只是给她解释了也没有用,徒自感叹而已。陈晚荣不再多说,脱下外套,捡起长石放在衣服里。 郑晴眨着眼睛。不解地问道:“陈大哥,你这要做什么?” “带回去呀!”陈晚荣想都没有想,脱口而答。 郑晴再问道:“陈大哥,你是不是要造玻璃?” 还是伊人了解自己,陈晚荣点头道:“是呀!这玻离造起来难度不小,我得带些回去研究一下,然后再想办法建一个作坊。大量生产。” 玻璃制造地技术难度比起做香皂大得多了。光是这高温就够让陈晚荣头疼的了,要想把石英砂、纯碱、长石和石灰石的配料熔融就需要一千三到一千六七百度地高温,如此高的温度,对于现代社会自然不是问题。在唐朝,这是很难的技术问题,温度一升高,物质的性能会发生改变,熔炉的问题就来了。 更不要说,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其他问题,这些问题要是不解决。想在唐朝大量生产玻璃想都不敢想。 小打小闹,做点东西自己用,倒是可以的。 玻璃的神奇郑晴已经熟知了,早就很向往了,一听这话,哪里还能按捺得住:“好啊,好啊!陈大哥,这要怎么做?我帮你!”期待的盯着陈晚荣。生怕陈晚荣不同意。 伊人的美意。陈晚荣哪能拒绝,笑道:“到时。自然是要你帮忙。” 郑晴放心了,嫣然一笑,帮陈晚荣捡长石。她人本极美,一举一动好象舞蹈家地舞姿似的,说不出的美,看得陈晚荣心痒痒的,在她耳边轻声道:“晴……”在脸上轻拍一下。 意思是要郑晴亲一下,郑晴哪有不明白的,白了他一眼,轻啐道:“去!老不正经!” 男人在这种时候要是正经了就是失败的男人,陈晚荣笑嘻嘻的道:“有美在侧,何乐不为呢?谁叫你那么漂亮。” 心上人地赞美比什么都重要,郑晴四下里一望,见没有人,这才大着胆子道:“眼睛闭起来。” 好事成真了,陈晚荣依言闭上眼睛,郑晴大着胆子,在陈晚荣脸蛋上亲了一下,羞得俏脸绯红,连脖根都是红的,不由得低下了头。 陈晚荣美滋滋的睁开眼,揽住她的纤腰,非常得意的道:“晴,等我做出玻璃,我建一个实验室。我们在实验做实验,我做,你陪着我,我就满足了!” 来到唐朝这么久,陈晚荣做的东西不少。只是因为没有检测手段,只能靠经验,靠估计。要是能够建一个实验室,就可以精确起来,这是陈晚荣心中的梦想。真要是这样的话,实验也做了,人生大事也解决了,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? 郑晴羞得一颗心如小鹿在蹦一般,仍是轻轻点头,瑶鼻中轻嗯一声,不由自主的靠在陈晚荣地肩头,很是幸福。 温存一阵,这才捡好长石,包好,放在马上,打马回家去了。 一到家,就见陈王氏迎上来,笑呵呵的道:“郑姑娘,还没吃饭呢?快来吃饭,还热着呢!”在她眼里。有未来的儿媳妇,没有儿子,陈晚荣还真有点眼热。 “伯母早!”给人关怀的感觉就是好,郑晴心里暖暖的,向陈王氏盈盈一福。 第(2/3)页